大家谈碳 |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黄晶:科技是低碳发展的核心要素
2024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日前在深圳举行,开幕式上,来自政府、学界、产业界的专家代表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这一论坛主题,展开对话交流。
(对话文字稿)
王东(主持人):黄主任长期在科技部任职,特别是在21世纪议程中心担任主任多年,同时亦是我国气候谈判领域的资深专家。众人皆认为,实现真正的转型变革,技术创新至关重要。因此,我向黄主任提出的问题为:我们应如何正确理解并应用颠覆性技术,以推动深圳及企业的创新发展?
黄晶:尽管我在科技领域未必能做得尽善尽美,但身处此行业,我深刻体会到,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强调应对气候变化需从根本上依赖科技。这无疑是一句极具分量的话语。关于深圳及企业如何创新的问题,会前我们也曾有过交流,探讨了如何将技术,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加以应用。面对碳中和的巨大压力,我们拥有多种应对手段,其中依靠科技是我极为赞同的。大家普遍期望能突然出现一项卓越的技术,如同攻克癌症一般,这无疑会极大地鼓舞人心。作为科技从业者,我愿分享一些个人体会。
颠覆性技术的提出者,哈佛大学的克里斯坦森曾指出,该概念在美国也曾遭遇误用或理解偏差。颠覆性创新一词,其早期翻译为“破坏性创新”,这一表述曾引起不少误解,尤其是各级领导在听取汇报时,可能会对此产生疑虑。然而,这并非其本意,我们应避免负面解读。后来,“颠覆性创新”这一表述得以采用,我认为更为贴切。但我们在关注其振奋人心、震撼人心的同时,更应深入理解其核心本质。破坏性创新或颠覆性创新中存在一个悖论,其核心在于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出现,往往会对市场及原有规则产生冲击。对此,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不可轻视。
深圳拥有众多优秀企业,这些企业极具活力,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它们能够重视那些具有破坏性,实则具有突破性的新事物,这一点值得我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