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活动

2024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

 

       8月1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年度活动方案。截至9月1日,众多企业报名参与,围绕清洁能源、工业节能降碳、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低碳技术等领域。,经过自愿申报、材料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最终8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突出的优质项目,获评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称号。

 

一、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

 

       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位于国际低碳城核心区,用地面积约8.6万平米,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主要由展示馆(A馆)、会议馆(B馆)和交易馆(C馆)低碳展厅(D馆)4栋主建筑构成,其中,会展中心A、B馆获评中国建筑节能协会颁发的“零能耗建筑(设计标识)”,C馆获评“近零能耗建筑(设计标识)”。会展中心的设计运营充分体现了绿色、低碳的理念。通过采用先进的“能源管理云+光伏+储能”绿色低碳解决方案,实现了建筑的近零能耗目标,大大降低了碳排放。同时,项目内部配备了完善的会议设施和服务体系,设有20多个不同规格的会议厅、洽谈室,能够满足各种规模会议和展览的需求。此外,会展中心还设有室外展示区,为参展商提供了更多的展示空间,促进了低碳技术的展示与推广。

 

       作为深圳国际低碳城的核心组成部分,会展中心不仅是一个展示低碳技术的窗口,更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践基地。它通过汇聚全球低碳领域的最新成果,促进了技术转移与产业升级,为构建绿色、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助力深圳乃至全国的绿色转型,成为引领低碳生活的典范。

 

二、甘泉路近零碳排放示范社区改造共建项目

 

       甘泉路近零碳排放示范社区改造共建项目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指导,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福田区建筑工务署、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广州汉维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深燃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等多主体携手打造。项目在响应国家减碳降碳大趋势政策的基础上,针对深圳可建设用地匮乏、空间承载力日趋逼近极限的实际情况,以既有建筑及周边老旧社区为近零碳排放改造对象,探索适应低碳发展要求的改造集成技术。项目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街道甘泉路,是深圳首个“近零碳”示范社区,由社区公园、设计大厦、立体车库三部分组成,采用了光储直柔等低碳技术,构建了碳监测显示平台、数字孪生社区、智慧化停车等智能管理系统,使用了可再生铝+木纤维、蓝白光电玻璃等低碳环保材料,具有绿色低碳技术创新集成水平较高、示范效应显著、场地设施条件优越等优势。项目于2023年3月改造完成,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迄今已接待数百批次国内外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参观,为既有建筑与老旧社区近零碳排放改造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应用提供了示范样板工程,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天津大学深圳学院“近零碳”校园

 

       校区选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是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用地面积16.67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宿舍、食堂、体育场馆及运动设施、垃圾处理示范中心等。项目已于2022年10月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6月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在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天津大学深圳学院校区建设提出创建近零碳校园,树立可持续发展标杆,探索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校园模式。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在前期策划、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后期运行的全过程内,通过运用合理的策略措施与技术实施路径,分阶段分步骤逐步降低校园碳排放量。

 

       校园规划尊重自然,保护生态,采用渐进式的生态修复来进行校园建设,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秉承“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的建设原则,在规划设计之初对场地自然条件进行模拟分析,指导建筑体量精准布局落位;充分考虑深圳的气候特征,将“冷巷、天井、风廊、骑楼”等岭南建筑手法转译为适用于现代教育空间设计语言;通过系列被动设计手法,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热环境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条件。结合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融合绿色建筑、健康建筑技术体系,选取合适的技术路径建设“近零碳”校园。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绿色生态、健康舒适、人文关怀多重目标。

 

四、深空之城先进空中交通AAM中心

 

       项目位于福田口岸地铁站D1出口西南方向,将于顶层建设电动垂直起降场(Vertiport)并同时达到A2高架直升机场的标准,实现独特的“先进空中交通AAM生态系统”支持垂直起降机场、充电、快速检测路线和自动化。另主要服务于出入境旅客及车辆、出租车服务人员及车辆、社会服务人员及车辆的换乘、充电、洗车、简餐、休憩等各项服务。项目拟建设为高品质、多业态、集美化亮化、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堆叠式超充空中交通 AAM 工程中心及传统的士驿站升级飞的驿站建设新质生产力示范项目。

 

五、深圳机场国际货站扩容(二期)冷库相变蓄能示范项目

 

       森若专注于高蓄能相变材料的研发与应用,致力于为热能管理提供绿色、环保、节能的解决方案。自主研发相变材料控温区间从-150℃至1000℃,控温精准至±1度,无毒无害,可生物降解,循环使用寿命超过10000次。性能和安全性通过权威认证,如ILAC-MRA、ISTA认证实验室、莱茵实验室及世卫组织E004测试。

 

       森若将高蓄能温控材料应用于冷链包装,在无源控温领域实现国际领先,拥有世界上无源温控最长的冷链技术和首个超低温航空安全材料技术,开创全球零碳冷链门对门运输新模式。此外,森若也为建筑环境控温领域提供蓄能方案,代替传统耗能大的空调、供暖、冷库等有源控温系统,利用峰谷电价差,实现零碳错峰、节能环保,综合节能10%-20%,节费40%-60%,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六、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福田馆)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福田区人民政府共同打造,于2021年正式建成使用。馆内面积约1800㎡,设上下两层,由世界厅、中国厅、深圳厅三个主题空间,以及一个屋顶花园“穰园”组成,是一座集旅游、研学、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垃圾分类主题教育展馆,承载着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倡导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重要职责。

 

       开放至今,该馆已成为深圳独创的垃圾分类公众教育“蒲公英计划”的重要宣传阵地,也是福田区着力打造的科普服务平台和教育服务平台,未来也将致力成为深圳市乃至全国的垃圾分类示范教育标杆基地。截至目前,该馆已接待全国各地访客超10万人次,举办各类活动上千场。

 

七、天健云途·创智中心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低碳园

 

       天健云途·创智中心是天健置业旗下打造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深圳市市级文化产业园,园区面向双碳目标,着力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低碳园区,构建“数据采集-平台分析-新能源应用-市场交易”的创新能源生态体系。聚焦绿色能力建设和数字化平台建设,统筹建设屋顶光伏、分布式储能、充电桩系统、中央空调蓄冷、负荷等源网荷储要素内容,搭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对能源要素的统筹管理和统一运营,建立能源资产运营能力,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打造成深圳市首个“源-网-荷-储-充”一体化绿色商业园区。帮助创智中心荣获全国20大产业园区运营卓越表现奖、低碳园区服务标杆奖、克而瑞·大湾区绿碳园区TOP5等多项荣誉奖项。

 

八、深圳市氢能创新研发中心

 

       氢蓝时代测试研究院成立于2020年,隶属于氢蓝时代研发中心,位于深圳市龙华区。目前已具备0-400kW燃料电池系统,0-200kW燃料电池电堆,氢气循环泵,空气压缩机,水泵等核心零部件测试能力,现有工作人员27人。主要测试设备有燃料电池系统测试台,燃料电池电堆测试台,电子负载,环境模拟舱,恒温恒湿箱,高低温冲击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