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碳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唐杰:工业革命叠加能源革命迎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2024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日前在深圳举行,来自政府、学界、产业界的专家代表出席论坛,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这一论坛主题,展开对话交流。
在10月28日举行的论坛高端对话环节,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名誉理事长、国家信息中心原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杜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原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黄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戴彦德,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康艳兵参加了对话。
今年9月,唐杰参与合著的《新时代硬道理: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一书正式发布,唐杰从宏观政策、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等多个维度出发,系统阐述了广东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挑战。该书的核心观点认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举措,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发展已经从简单的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对经济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人民需求的回应。
事实上,深圳主动选择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也是在尊敬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12年前我们讨论低碳绿色发展的时候,那时候想的都是低碳绿色发展就是要限制经济发展。” 2013年,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召开时,唐杰还担任深圳市副市长一职,他回忆说。
唐杰认为,相比推行“低碳”之初,大部分人认为环保节能战略会影响经济发展的想法,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工业革命叠加能源革命迎来的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种趋势和认知上的变化,也对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成长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唐杰认为论坛正在经历一个市场化的蜕变。“在低碳能源革命当中,企业是可以受益的。当企业可以受益的时候,更多的企业愿意通过参加论坛获得信息、获得收益,它就会越来越火。”
“只有枯竭的思想,没有枯竭的能源。”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巨大突破使得能源成本不断下降,创造了新的历史。“减碳、走向碳中和,它可能不限制我们的发展,反而会更加有益于我们的发展。”唐杰说。
唐杰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讲究因地制宜,每个地区的资源禀赋是有差别的,投入与产出也不相同。
“我觉得高质量发展首先是能源革命,它会带动我们未来从整体上效率的提升。从‘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其内在就是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唐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