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嘉宾专访】2023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

发布时间:2023 - 12 - 15 浏览次数:1054

以“绿色引领,碳索未来”为主题的2023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于11月26日-28日在深举办,多位国际大咖与专家学者接受读特客户端专访,从国际合作、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等多角度分享绿色发展新路径,一起听听他们的“双碳”声音。

 

11月26-28日,2023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在深圳举行。来自德国、乌兹别克斯坦、丹麦、荷兰等数十位国际嘉宾在深圳共同见证深圳市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发展成效,探讨落实“双碳”目标过程中的挑战和机遇。

 

 

舒拉特·奥塔约诺夫:学习深圳绿色低碳经验,将其运用到乌兹别克斯坦

我第一次来深圳,在这个新的创新城市,亲眼见证了深圳在智能化的成就。”乌兹别克斯坦高等教育、科学和创新部发展科学和创新行动司司长舒拉特·奥塔约诺夫(Shukhrat Otajonov)在接受读特融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深圳之行希望能在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方面发掘更多合作潜力。

 

舒拉特·奥塔约诺夫接受读特专访。读特融媒体记者 魏丹 摄

 

合作为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乌兹别克斯坦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者和坚定支持者,目前在乌中国企业2000家,一大批企业合作项目给当地绿色转型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舒拉特·奥塔约诺夫表示,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国企业给乌兹别克斯坦提供了许多设备和技术支持,“不同行业的企业家们都非常愿意和我们合作,也非常支持我们的想法,一直以来合作关系十分友好。”

据了解,中国能建签约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州光伏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乌兹别克斯坦绿色电力供应能力和新能源发展水平。此外,比亚迪已与塔什干市政府签订协议,塔什干市政府将向比亚迪采购2000台电动大巴,双方共同推动当地公共交通电动化转型。

在27日举行的国际(深圳-中亚)零碳城市产业合作圆桌会上,舒拉特·奥塔约诺夫表示,希望能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科技生产成果并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我们与中国在低碳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可以合作的领域包括碳材料生产、开发、回收的有效方法,以及联合研究从电力到农业各领域应用新型碳材料。在这一领域与中国进行密切合作将有助于创造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并且帮助我们向更清洁、更持续的生产流程进行过渡。”

 

舒拉特·奥塔约诺夫在国际(深圳-中亚)零碳城市产业合作圆桌会上发言。主办方供图

 

在深圳寻求新机遇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是中亚地区第一大城市和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近年来不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交通、能源、建筑等领域实行智能化和信息化升级改造的试点工作。

“目前乌兹别克斯坦非常重视支持科学和创新活动,以及节能减排的措施,我们从国家层面正在进行多项的改革,也出台了一些规范性、纲领性的文件。”舒拉特·奥塔约诺夫说。

在促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之外,舒拉特·奥塔约诺夫希望能更好地推进专家与人才交流活动。“我们有技术的需求,但同时也需要了解这些技术的人才。”他表示,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带领乌兹别克斯坦相关领域的学者到深圳学习专业知识,也希望能邀请深圳各界代表和专家到乌兹别克斯坦进行线下交流,了解当地项目。

“我们希望能学习深圳的先进经验,并将其运用到乌兹别克斯坦,促进当地绿色经济的发展。”舒拉特·奥塔约诺夫告诉读特融媒体记者,此次参加2023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的团队中,既有乌兹别克斯坦政府部门代表,也有各个城市的管理人员,“无论是对接政府还是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我们都做好了随时商谈的准备。”

 

 

伯恩哈德·穆勒:深圳的绿色发展经验值得向世界推广

11月27日下午,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卓越学者伯恩哈德·穆勒Bernhard Müller在参加“加速迈向绿色碳中和城市论坛”后接受了读特融媒体记者专访。深圳国际低碳城的logo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让伯恩哈德·穆勒忍不住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

这是伯恩哈德·穆勒第一次来到深圳,他连用三个“very impressive”(令人印象深刻的)来形容此次深圳之行的感受。“我来到深圳之后所看见的事物都十分令人印象深刻,包括现在坐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采访,在低碳城看到了有关城市未来的项目,与各界专家代表一起了解中国在‘双碳’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我学习到了很多,也收获到了很多,我想祝贺深圳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成就。”

 

伯恩哈德·穆勒接受读特专访。读特融媒体记者 魏丹 摄

 

“双碳”目标背景下城市如何“破题”?

“要实现绿色的未来,就不得不讲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

在伯恩哈德·穆勒看来,零碳城市应是清洁的、紧凑的、互联的城市。城市在绿色转型的过程中,可以从四个方面突破:一是城市需要有更紧凑的形态,以此减少碳足迹;二是通过多式联运等方式进行交通方面的优化;三是打造高能效建筑,采用清洁能源;四是进行高效的废弃物管理,打造综合可持续的管理体系。

伯恩哈德·穆勒强调,只有把这四个方面的举措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精密的数据、完善的计划和一体化的思维转变,才可以帮助城市实现“双碳”目标,比如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开发的“城市气候圈”就是很好的了解全球城市碳中和目标及进展的平台。“欧洲部分国家和城市已经经历过这样的转变,我们知道这个过程很有挑战性,但我们有信心看到更多中国城市实现绿色转型。”

近年来,深圳逐步构建“15分钟生活圈”,为居民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并提出到2025年底全市682个社区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基本保障类业态全覆盖。伯恩哈德·穆勒补充道,“15分钟城市和社区的概念正在被不断讨论及实践,像这样的举措在全球城市低碳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

 

伯恩哈德·穆勒在“加速迈向绿色碳中和城市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主办方供图

 

深圳的绿色发展

值得让全世界看见

对首次来深的伯恩哈德·穆勒来说,令他印象最深的是路上随处可见的电动公交车和出租车。“深圳是全球首个实现公交车全面电动化的城市,在这方面深圳做得非常出色。”

伯恩哈德·穆勒表示,深圳有清晰和综合性的低碳策略,在碳排放监测监管等方面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在相关环境监测报告里也看到了亮眼的成绩。“当然不只是深圳,很多中国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武汉也有类似的举措,在清洁能源、低碳技术等领域的投资投入也在不断增强,总体来说,所有的进步都是惊人的。”

但伯恩哈德·穆勒认为,许多中国城市的低碳实践案例在“传播度”上还能走得更远。“中国的城市发展里有许多我们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但世界上很多地方可能还没有机会深入了解,这些好的做法应当推广到全球平台。”

合作+人才

共同走进城市绿色未来

“中国一些城市的面积大小可能与很多欧洲的国家相当,甚至更大。”伯恩哈德·穆勒解释说,无论是从体积规模还是组织架构来讲,中国对城市的定义和欧盟对城市的定义并不完全一样,二者面临城市绿色转型的挑战和处理挑战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那么中欧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哪些合作机会?伯恩哈德·穆勒指出,中国和欧洲的科研机构在低碳减排、城市规划等方面可以继续深入合作,以实践为导向,搭建更好的合作平台,通过不同维度的比较信息、组织信息和交换信息,让双方有机会互相理解、碰撞出新的想法。

在教育合作领域,伯恩哈德·穆勒早在2005年就与中国高校开始联合培养人才,中国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热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表示,通过交换或其他教育项目可以让中国青年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地的发展,再结合自身的背景去找到一个更适用于中国城市的解决方案。

“青年人才也应该多和从业者对话,了解各地各组织正在做的低碳实践,比如这次的2023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如果可以开放给学生参与,让他们也加入到国际交流当中,那是再好不过的了。”伯恩哈德·穆勒说。

 

 

李俊峰:逐“绿”而行,让低碳理念在深圳生根发芽

“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已经举办了11年,每一年都有新想法诞生。作为低碳城论坛的发起者之一,我希望论坛可以把全球的低碳发展理念、技术不断带到深圳,像花儿的种子一样在深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2023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接受读特客户端专访,就深圳的能源转型、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等方面分享了他的思考和观点。

 

李俊峰在绿色建筑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抓住双碳目标

加快实现建筑行业能源结构转型

迈向“双碳”目标,建筑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如何实现建筑行业的能源结构转型?李俊峰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建筑的设计方面,要采用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贴近自然,返璞归真;其次,要尽可能使用低碳材料、可循环利用材料,减少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第三,在建筑使用过程中,采用自然通风、采光,使用绿色低碳能源;最后,要考虑到建筑未来的拆解问题,让建筑材料能够大部分重复回收利用。总之,要考虑整个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和其他环境影响。

在李俊峰看来,未来大厦是深圳近零碳实践案例的典型代表,是深圳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一个标杆性建筑。“未来大厦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次实践和探索,推动绿色建筑走向大规模应用,未来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进一步表示,未来大厦是示范性建筑,但不是流行性建筑。要将未来大厦更大范围地推广应用,首先要通过创新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其次,在不断实验和实践中对技术进行完善和提高,把“可能”变成“可行”;最后,解决市场产业化、商业化问题,才能将未来大厦复制推广。

“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要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供其他地区借鉴参考。”李俊峰说道。

 

发展绿色经济

金融机构与新能源产业相辅相成

作为投资人和能源专家,李俊峰表示,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赛道上,金融机构与新能源产业相辅相成、共同成长。

“一方面,金融机构通过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等,帮助初创企业克服发展中的困难,通过上市融资、商业贷款等方式助力成熟的企业持续壮大。另一方面,企业在金融机构的帮助下实现盈利,又将反哺金融机构,帮助金融机构基业长青,持续发展。”

“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我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实现“双碳”目标的意义不仅仅是保护生态环境,更是国际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大势所趋。李俊峰表示,金融机构作为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在推动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

李俊峰形容新能源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是从一粒种子到一棵幼苗,从一棵大树到整片森林的过程。和传统科技创新不同,新能源领域的创新覆盖生产、存储、运输等所有环节,因此需要循序渐进。

 

勾勒深圳绿色发展蓝图

让低碳理念从深圳走向世界

作为低碳城论坛的发起者之一,李俊峰可以说是深圳的“老朋友”,在为绿色低碳理念奔走的十余年中,他也见证了深圳在绿色低碳领域的飞速发展。

“深圳的发展底色很好,近十年来,深圳秉持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理念,初步实现了老一辈环保专家们碧水蓝天的梦想。与此同时,深圳的发展不局限于绿色低碳的经济转型,在科学、教育、文化、民生等方方面面都在完善。”李俊峰评价说,在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上,深圳经过多年探索,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格局,绿色低碳逐步成为深圳人的新时尚。

“深圳要继续逐‘绿’而行,走出一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李俊峰表示,希望通过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让来自世界各地的绿色低碳“种子”在深圳不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也让低碳理念从深圳走向世界。

 

 

曲建:探索绿色建筑商业模式,为可持续发展走出新路径

“我国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超过了50%,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期望绿色建筑能在技术攻关的同时,找到创新的商业模式,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新路。”在2023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上,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接受读特客户端专访,以深圳未来大厦为例,分析了绿色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曲建在绿色建筑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树立“绿建标准”

引导建筑行业转型升级

在曲建看来,建筑行业要实现低碳转型升级,需要从两方面发力:一是在建筑的运营环节,通过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实现节能减排;二是在建筑的建造环节,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智能建造技术,实现建筑业的“工业化”“智慧化”转型。

位于深圳国际低碳城的未来大厦,是深圳近零碳实践案例的典型代表,也是全国首个走出实验室规模化应用全直流的建筑,实现了“光储直柔”技术的工程化应用。预计大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675吨,单位面积能耗相比深圳普通办公建筑降低了44.3%。

 

绿色建筑论坛在未来大厦举办。

 

“未来大厦与传统建筑相比,从设计理念上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不再是过去不计能耗地进行建筑设计,而是将节能减碳等指标纳入考量。”曲建认为,未来大厦对传统建筑的绿色升级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应探索形成一套“绿建标准”,使之成为行业共识。

曲建指出,建筑行业目前缺少转型升级的自发动力,政府可从两个层面加强引导:一是做好产业规划的顶层设计,形成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行动计划文件。二是在政府投资项目中率先实践,比如保障房、学校、医院等,既让行业看到经济效应,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新的行业标准和规范。

探索商业模式创新

实现绿色建筑增收节支

如何让未来大厦这样的绿色建筑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走向大规模应用?曲建认为,除了技术突破外,同样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或者说价值实现方式,从而被市场认可,走向大规模应用。

“这需要挖掘收入项、减少支出项。首先弄清绿色建筑相较传统建筑而言,在成本造价上出现了哪些增量部分。其次,探索绿色建筑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能够增加哪些收入项。”曲建表示,通过商业模式的构建才能让绿色建筑更加可复制、可推广。

如何增收节支?曲建举例说,绿色建筑在规划设计、建筑用料、运营管理方面通常都优于一般建筑,因此在招商环节也应定位于高端客户,争取到租售溢价。有数据显示,目前通过国内或国际绿色认证的物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相比非绿色认证办公楼,平均租金高10.0%至13.3%不等。

此外,绿色建筑应更加重视运营创新,比如和客户的关系不一定只是出租与承租的关系,还可以通过股权合作、天使投资等方式分享产业运营环节收入。而在降低支出方面,可通过争取政策补贴、获取低息融资、获得税费优惠等方式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发挥深圳创新优势

打出绿色发展“组合牌”

在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赛道上,深圳应如何参与国际竞争?曲建认为,深圳发展绿色经济有三点突出优势,一是产业基础扎实。深圳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等领域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集聚了一批龙头企业,而产业基础始终是绿色经济发展的根本引擎。

二是金融环境良好。例如,2021年3月,《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作为我国首部绿色金融法律法规正式实施;2021年10月,深圳在香港成功发行国内首支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绿色债券。

三是政策优势突出。例如2022年8月发布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填补了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法律的空白,使得深圳有望推动L3+级别的自动驾驶落地。在政策和法规上的先试先行,是深圳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优势。

“深圳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可以把着力点放在绿色发展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上,让‘深圳出品’不仅能打出科技创新的牌,打出价格优势的牌,更能打出绿色发展的牌,使产品更具综合竞争力。”曲建说道。

 

 

深圳能源总裁欧阳绘宇:助力深圳打造数字能源先锋城市

 

 

11月27日,2023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进入第二日。在绿色能源主题论坛上,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欧阳绘宇接受读特客户端专访,介绍了深圳能源在储能产业布局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他表示,深圳能源一方面在创新研发、产品集成、投资运营、EPC总包方面发力。另一方面,将和行业内领军企业强强联合,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助力深圳加快建设新型储能产业中心,打造全球一流数字能源先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