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聚焦“双碳”行动-大咖谈⑤ | 世界能源转型与中国石油新能源战略

发布时间:2022 - 12 - 29 浏览次数:4853

聚焦“双碳”行动-大咖谈⑤ | 世界能源转型与中国石油新能源战略

微信图片_20230301114106.png    

 

党的二十大提出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当前 “双碳”目标正在积极稳妥推进当中。由于人类利用碳基能源,并且长期利用碳基能源对全球的气候产生了影响,需要加快碳减排并实现碳中和。

《巴黎协定》提出控制碳减排与气温升高的天花板,二氧化碳浓度从工业革命280ppm现在达到416ppm,如果按照巴黎协定指标的要求稳升控制在1.5度,现在还有14ppm。目前来看很多专家认为温升可能会达到2度,所以需要加快碳减排。

我们把地球系统中发育“3类”碳,我们知道氢有三种氢“灰氢、蓝氢和绿氢”。我们把碳分为黑碳、灰碳、和蓝碳,黑碳就是未被封存或利用,并长期留存在大气中对人类有负影响的碳;灰碳就是被固定或永久封存的碳像CCS;我们把蓝碳定义为可以通过生物、物理、化学等方式可转化为人类可利用的碳,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蓝碳。

“双碳”目标就是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是以6种温室气体实现碳中和。碳的排放是人类利用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它对碳源的贡献达到了86%,如果按照BP2022年公布的数据,去年全球碳排放大约在339亿吨。我们国家应该说人均碳排放是很低的,大概在160吨左右,少于世界平均水平209吨。所以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发展工业,在2030年左右才能实现碳达峰。

2005年我们的二氧化碳只有61亿吨,到去年达到了105亿吨,美国是我们的一半47亿吨,另外就是印度。虽然我们是全球二氧化碳量排放最高的国家,但是我们采取了主动减排的举措。

碳的排放跟人类利用能源有直接的关系,能源分为四大类,薪柴、煤炭、油气和新能源,应该说我们在利用煤炭时代时,它取代了薪柴成为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工业的粮食,现在我们正在利用油气,特别是石油成为第三代主体能源,成为工业的血液,它不仅是能源,它还兼具着物质、材料、金融特别是政治的相关属性。同时我们正在进入新能源时代,特别是太阳能、水能、风能、核电、地热能等等,应该说新能源是无碳的能源,从碳基能源进入到无碳能源是必然的趋势。

应该说煤炭时代成就了英国,尤其时代成就了美国,我们认为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将引领推动建设我们能源强国,支撑我们实现民族复兴。

另外一个大趋势是全球新能源生产与消费持续快速增长,从全球和中国来看新能源消费占比达到了17%-18%,根据BP预测到2050年新能源的占比会达到55%左右。特别是全球的能源公司都在加快布局新能源成为新型能源体系,像BP、壳牌等石油公司,它的投资跨越了2-3倍。从小往上,光伏、陆上的风电、天然气的发电、地热等等,由于低成本的风能、太阳能、储能将支撑全球能源转型,特别是我国的风能、太阳能、储能成本是世界上最低的。

加快新能源发展,可以加快解决人类能源贫困的挑战。根据相关的机构预测,2022年全球有7亿多人用不上电,有24亿人在做饭都不是清洁的能源。所以我们说能源从新能源转型是一个大的趋势,也是一个必然的转型。

中石油在这个背景下的战略是什么?碳中和下我国能源结构将实现革命性转型,根据工程院的预测到2060年我国的煤炭大概在3亿吨左右,石油超过2亿吨,天然气可以达到4000亿左右,主体就是新能源。

去年含碳化石能源消费大概是83%,超过了80%。基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大概在86%,也超过了80%。预测2060年非碳能源即新能源消费占比达到80%以上,二氧化碳减少从100亿吨下降到20亿吨,也会下降80%,我们叫做“4个80%以上”。

现在的能源供给是“一大三小”,这个大就是碳基能源即化石能源,未来到2060年要转变为“三小一大”,这个“大”就是零碳能源,两个“大”完全不一样,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去年9月22日党中央国务院也下发了关于“双碳”的工作意见,就是新能源占比要达到80%以上。

总书记说“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认为一手要端稳端牢油气饭碗,做好做强油气的压舱石,另外一手要端好新能源的饭碗,做高做大新能源的增长极。所以我们认为油气工业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具有先天优势。

现在看碳中和共识、地区冲突加剧,各个国家更加重视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实际上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是同等重要的,新能源技术的迭代加速、成本大幅度降低特别是绿色无碳对化石能源形成了竞争优势。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氢能、储能、可控核聚变、地热能、海洋能、核能、生物质能等等。

当前中国石油是国家油气生产与供应的主导力量,我们强调油气与新能源十大技术协同发展,加快构建地热工业,加快构建氢能工业实现“氢能中国”,加快构建碳工业体系特别是“双碳”目标下,加快从碳的捕集、碳运输、碳驱油、碳封存、碳产品和碳金融,现在有石油工业和天然气工业,没有碳工业。

去年是中石油新能源云年,我们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去年在加氢站、地热、光伏等等都取得了很重大的进展,中石油首个水面光伏大庆油田星火光伏项目,我们玉门油田正在打造太阳能制氢、管道熟氢、化工利用全绿氢的产业链。今年中石油自主研发的“绿氢”技术点燃了冬奥史上首支“绿氢”火炬,这也是本届冬奥会上唯一的绿氢点燃的火炬。

在碳中和下新能源赋予了新地位,它是世界能源转型的方向,是能源科技创新的前沿,也是能源强国建设的主力,更是绿色地球建设的动力。

过去我们把新能源当成一种能源资源,我们认为它更赋予了新战略具有碳中和的目标,更赋予能源转型、能源安全、能源独立的使命。

过去我们强调“我为祖国献石油”,现在同时要强调“我为祖国献石油,我为绿色赋新能。”我们有一个理念是“只有枯竭的思想,没有枯竭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