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碳 | 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康艳兵:我国的绿色低碳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可为,值得我们共同努力
2024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日前在深圳举行,来自政府、学界、产业界的专家代表出席论坛,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这一论坛主题,展开对话交流。
对话文字稿
王东(主持人):针对今日论坛的主题,给康主任的问题是,我们需探讨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将会催生出哪些新型生产力,以及这些新生产力的驱动因素何在。同时,我们亦需评估绿色低碳发展的潜力,特别是政府如何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有效引导这一进程。
康艳兵:碳达峰与碳中和,表面上看是环境问题,但其核心在于能源,本质则关乎发展。然而,此处的环保与常规理解的环保有所不同。通常所说的环保,多指脱硫脱硝等末端治理措施,而碳的问题则需从总量控制和源头控制入手,其源头主要在于能源领域。同时,经济社会与民生的改善又离不开能源的支撑,能源如同血液与动力。当前,国家在推进强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能源的保障与支持,而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又要求减少排放,因此能源必须转型与革命。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血液与动力,其革命将带动产业革命,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大系统的转型与革命。中央亦指出,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变革,相关文件亦命名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这便是其内在逻辑。
本人认为,双碳战略将引领能源革命的加速,进而催生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形成绿色新动能与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与重要源泉。对此,本人归纳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能源业态与动力方式的变化,带来了颠覆性的革命。回顾人类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每一次都源于能源的革命。当前,从能源供应端来看,发电方式正由传统的煤、天然气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变,这是革命性、颠覆性的变化,将催生新的产业。在消费端,汽车由燃油转向电动,炼钢等产业亦需发展新的能源方式,采暖、工业蒸汽等领域亦将发生颠覆性的变革。
二是以节能降本、提质增效为内在动力的技术转型迭代升级,催生了大量新质生产力。传统产业在技术进步与迭代中亦能焕发新生。例如,发电技术由亚临界、超临界到超超临界的每一次迭代,都释放了新的产业与技术生产力。钢铁等产业亦在极致转型中孕育新质生产力。各行各业因节能降本、提质增效而带来的技术迭代升级,均将催生新的技术工艺、产业与生产力。
三是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综合应用,特别是能源供需智慧化、终端用能电气化、电源结构去碳化、能源系统分散化等背景下,催生了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与绿色新动能。例如深圳的车网互动V2G、V2B、V2X,智慧能源、智慧供热、智慧交通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均催生了新的动能与生产力。
四是负碳技术的应用,如CCS、CCUS以及林业、农业生态碳汇等,亦将带来新质生产力。
综上所述,双碳战略将加速引领能源革命与产业革命,催生大量绿色新动能与新质生产力。未来市场潜力巨大,仅能源供应端至2060年就将超过100万亿的市场规模,若将能源消费端纳入考量,市场规模将更加庞大。这些投资均为有效且绿色的投资,因此,我国的绿色低碳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可为,值得我们共同努力。